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0.2 完工验收
10.2.1 钢管安装结束后,应进行完工验收。
10.2.2 完工验收应由建设、监理、施工和设计等参建单位组成的现场验收小组进行。
10.2.3 完工验收应依据设计图样、技术文件、材料质量证明书、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或试验证明、焊接和探伤人员的资格证明、制作安装符合本规范的检测记录等进行。
10.2.4 制作完工验收时,应提供下列资料:
1 压力钢管制作图样。
2 主要材料出厂质量证明书。
3 设计修改通知单。
4 制作时最终检测和试验的检测记录。
5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报告。
6 防腐检测资料。
7 重大缺欠处理记录和有关会议纪要。
8 其他相关的技术文件。
10.2.5 安装完工验收时,应提供下列资料:
1 压力钢管工程竣工图样。
2 主要材料出厂质量证明书。
3 设计修改通知单。
4 安装时最终检测和试验的检测记录。
5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报告。
6 防腐检测资料。
7 重大缺欠处理记录和有关会议纪要。
8 其他相关的技术文件。
10.2.6 当钢管的制作安装为同一单位完成时,可只提供本规范第10.2.5条规定的资料。
10.2.7 钢管工程结算计量,当采用计算法计量时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G——钢管工程结算计量(t);
t——钢板实际厚度,为钢板公称厚度和表10.2.7中的厚度附加值相加(m);
B——管节公称长度(m);
L——管节公称中径展开弧长(m);
ρ——钢板密度(t/m3),低碳钢、低合金钢及高强钢取7.85t/m3,不锈钢和耐热钢的钢板密度应符合《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GB/T 20878中的规定;
g——焊缝计算重量(t),焊缝重量通常为母材重量的1.5%~3%。
注:1 公称厚度、公称长度、公称中径等通常为设计图样标定。
2 公式(10.2.7)不含加劲环、止推环和阻水环等钢管附件重量。
表10.2.7 钢板厚度附加值(mm)
	
注:表中是B类偏差钢板的厚度附加值,为本规范表2.0.6-1中允许偏差的上偏差与下偏差之和的平均值。当为C类偏差钢板时,则按现行国家标准《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709规定的允许偏差的上偏差与下偏差之和的平均值即为C类偏差钢板的厚度附加值。
10.2.8 制作与安装的质量合格标准应符合设计图样和本规范的规定。
	10.2.9  参建各方应按本规范第10.2.6条规定提供资料后,签署验收文件完成验收。
	 
10.2.3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或试验证明”中的“试验证明”是指当在本工程未做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时,在此之前的其他工程做了相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的档案材料应予以提供证明。
10.2.6 由于钢管制作、安装根据不同工程,有时是一家施工单位完成,有时制作为一家、安装却是另一家。如制作安装为一家就按本规范第10.2.5条提供完工验收资料。当制作和安装分别为两家单位进行时,则分别按本规范第10.2.4条、第10.2.5条各自提供完工验收资料。
10.2.7 钢管完工验收时,通常用计算法对钢管工程计量。不同电站的计量方式差异较大,为此,为了更好地反映钢管的实际重量,在计算厚度时,除了考虑钢板公称厚度外还应考虑钢板厚度偏差,即钢板厚度附加值对重量的影响,以及钢板公称宽度和实际宽度的差异。钢板实际宽度往往都是正偏差,但钢板实际宽度偏差:当进行逐张测量和计算计量很繁琐时,在实际施工中往往计算焊缝填充量来代替钢板偏差产生的重量增加。焊缝重量还包括焊缝坡口间隙、焊缝余高、焊接坡口两侧的过渡焊宽度。计算焊缝填充量时通常按焊接坡口几何尺寸来计算,亦可用焊缝重量占钢管母材重量的百分比来计算。通常焊缝重量所占钢管母材重量为1.5%~3%。这样计算是符合钢管实际工程量的。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0.1 过程验收
 - 下一节:附录A 钢板性能标准和表面质量标准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基本规定
 - 3 制作
 - 3.1 直管、弯管和渐变管的制作
 - 3.2 岔管制作
 - 3.3 伸缩节制作
 - 4 安装
 - 4.1 一般规定
 - 5 焊接
 - 5.1 一般规定
 - 5.2 焊接工艺要求
 - 5.3 焊接工艺评定
 - 5.4 焊接接头检测
 - 5.5 缺欠处理
 - 6 焊后消应处理
 - 7 防腐蚀
 - 7.1 表面预处理
 - 7.2 涂料涂装
 - 7.3 涂料涂层质量检测
 - 7.4 金属喷涂
 - 7.5 金属涂层质量检测
 - 7.6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施工
 - 7.7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质量检测
 - 8 水压试验
 - 9 包装、运输
 - 10 验收
 - 10.1 过程验收
 - 10.2 完工验收
 - 附录A 钢板性能标准和表面质量标准
 - 附录B 线膨胀量计算和大气露点换算表
 - 附录C 钢管焊接材料选用
 - 附录D 焊接工艺评定力学性能试验
 - D.1 对接接头试件制备
 - D.2 对接接头力学性能试样的形状和尺寸
 - D.3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和合格标准
 - D.4 角焊缝试件
 - 附录E 预焊接工艺规程和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格式
 - 附录F 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
 - 附录G 涂料配套性能及涂层厚度
 - 附录H 金属涂层厚度和结合性能的检测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