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9 可靠性管理
9.0.1 为保证结构具有规定的可靠性,除应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外,还应对结构的材料性能、施工质量、使用和维护等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
9.0.2 水工结构的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资格的单位和技术人员进行。
9.0.3 水工结构的设计应符合有关荷载、抗震、地基基础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9.0.4 水工结构的设计应对结构可能受到的偶然作用、环境影响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9.0.5 水工结构应按设计规定的用途使用,并应定期检查结构状况,进行必要的维护和维修;当需变更使用用途时,应进行设计复核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9.0.6 水工结构在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后,应按本标准附录G进行既有结构的可靠性评定。
9.0.1~9.0.6 参照《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有关条文设置。结构达到规定的可靠性水平是有条件的,结构可靠度是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条件下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本节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可靠性管理作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水工结构的设计应符合《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 5077、《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等现行规程规范的规定。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8.4 分项系数确定
 - 下一节:附录A 随机变量的统计参数和概率分布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结构安全级别和可靠度
 - 3.3 设计使用年限和耐久性
 - 4 极限状态设计原则
 - 4.1 极限状态
 - 4.2 设计状况
 - 4.3 极限状态设计
 - 5 结构上的作用和环境影响
 - 5.1 结构上的作用
 - 5.2 作用的随机特性
 - 5.3 作用的代表值
 - 5.4 环境影响
 - 6 材料和岩土性能及几何参数
 - 6.1 材料、地基、围岩性能的随机特性
 - 6.2 材料、地基、围岩性能的标准值
 - 6.3 几何参数的随机特性和标准值
 - 7 结构分析和试验辅助设计
 - 7.1 一般规定
 - 7.2 作用模型
 - 7.3 结构模型和分析方法
 - 7.4 试验辅助设计
 - 8 分项系数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 8.1 一般规定
 - 8.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 8.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 8.4 分项系数确定
 - 9 可靠性管理
 - 附录A 随机变量的统计参数和概率分布
 - A.1 随机变量的统计参数
 - A.2 概率分布的显著性检验
 - A.3 概率分布函数、密度函数及其数字特征
 - A.4 综合变量的分布参数
 - 附录B 结构可靠指标的计算方法和目标可靠指标的确定
 - B.1 结构可靠指标的计算方法——一次可靠度法
 - B.2 结构可靠度校准与目标可靠指标的确定
 - B.3 基于可靠指标的设计
 - 附录C 作用的统计参数和概率分布
 - 附录D 结构抗力的统计参数和概率分布
 - 附录E 试验辅助设计
 - E.1 一般规定
 - E.2 试验结果的统计评估原则
 - E.3 单项性能指标设计值的统计评估
 - 附录F 结构系数的计算方法
 - 附录G 既有结构的可靠性评定
 - G.1 一般规定
 - G.2 安全性评定
 - G.3 适用性评定
 - G.4 耐久性评定
 - G.5 抗灾害能力评定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