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A 管井出水量计算
A.0.1 管井出水量应根据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和抽水试验成果,选择水文地质计算公式,并应计算管井在设计降深下的出水量。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流计算可采用下列公式:
1 承压水完整井:
	
2 潜水完整井:
	
式中:K——渗透系数(m/d);
Q——管井出水量(m³/d);
S——水位下降值(m);
M——承压水含水层的厚度(m);
H——自然条件下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
rw——抽水井过滤器外面层的半径(m);
R——影响半径(m)。
A.0.2 布置井群开采地下水时,确定管井流量时的设计降深应进行群井开采干扰下的降深验算,其最大降深应满足使用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补给源的含水层,且抽水后补给量与抽水量平衡,达到稳定状态时,可采用下列稳定流干扰井群计算公式:
1)承压含水层干扰井稳定流降深可按下式计算:
	
2)潜水完整干扰井稳定流降深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sj——第i眼井抽水时对第j眼井或基坑内任意j点的干扰水位下降值(m);
Qi——第i眼井的出水量(m³/d);
rij——第i眼抽水井到第j眼抽水井的距离(m);
Ri——第i眼抽水井影响半径(m)。
2 在无限分布均质各向同性无越流条件下,非稳定流干扰井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1)承压水非稳定流干扰井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2)潜水含水层中按任意方式布井的干扰井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h——潜水含水层在抽水时的厚度(m);
ri——到第i眼抽水井的距离(m);
T——导水系数(m²/d);
a——压力传导系数(m²/d);
ti——抽水时间(d)。
3 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条件下,可建立地下水模型通过数值方法计算井群干扰开采条件下各管井的水位降深和流量。
顶部
- 上一节:8 管井验收
 - 下一节:附录B 基坑涌水量计算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管井布置
 - 4.1 供水管井布置
 - 4.2 降水管井布置
 - 5 管井结构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井身结构设计
 - 5.3 井管配置
 - 5.4 过滤器设计
 - 6 管井设计出水量的确定
 - 6.1 一般规定
 - 6.2 供水管井设计出水量的确定
 - 6.3 降水管井设计出水量的确定
 - 7 管井施工
 - 7.1 一般规定
 - 7.2 钻进、护壁与冲洗介质
 - 7.3 岩性鉴别
 - 7.4 井管安装
 - 7.5 填砾与管外封闭
 - 7.6 洗井与抽水试验
 - 7.7 水样采集与送检
 - 8 管井验收
 - 附录A 管井出水量计算
 - 附录B 基坑涌水量计算
 - 附录C 管井验收移交单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