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A 偏压隧道衬砌作用计算方法
A.0.1 偏压隧道设计时,在假定偏压分布图形与地面坡度一致(图A.0.1)作用下,其垂直压力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h——内侧由拱顶水平至地面的高度(m);
h'——外侧由拱顶水平至地面的高度(m);
B——隧道宽度(m);
γ ——围岩重度(kN/m3);
θ ——顶板土柱两侧摩擦角(°);当无实测资料时,宜按表A.0.1选取;
λ ——内侧的侧压力系数;
λ' ——外侧的侧压力系数;
α ——地面坡度角(°);
φc——围岩计算摩擦角(°);
β ——内侧产生最大推力时的破裂角(°);
β' ——外侧产生最大推力时的破裂角(°);
表A.0.1 顶板土桩两侧摩擦角 θ 取值
	
	
 
图A.0.1 偏压隧道衬砌作用(荷载)计算图式
A.0.2 在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侧压力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hi——内侧任一点 i 至地面的距离(m);
hi'——外侧任一点 i 至地面的距离(m)。
顶部
- 上一节:8.3 防腐
 - 下一节:附录B 浅埋隧道衬砌作用计算方法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基础资料
 - 3.2 管道材料与计算
 - 3.3 水域穿越
 - 3.4 山岭、冲沟穿越
 - 4 挖沟法穿越设计
 - 4.1 埋设要求
 - 4.2 水下管段稳定
 - 4.3 作用与组合
 - 4.4 管段计算
 - 4.5 防护工程设计
 - 5 水平定向钻法穿越设计
 - 5.1 敷设要求
 - 5.2 管段计算
 - 6 隧道法穿越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作用
 - 6.3 作用组合与作用计算
 - 6.4 钻爆法隧道衬砌设计
 - 6.5 盾构法隧道设计
 - 6.6 顶管法隧道设计
 - 6.7 竖井工程
 - 6.8 斜巷工程
 - 6.9 工程材料
 - 6.10 防水与排水
 - 6.11 隧道附属设施
 - 6.12 隧道内管道安装
 - 7 公路、铁路穿越设计
 - 7.1 一般规定
 - 7.2 无套管穿越设计
 - 7.3 有套管穿越设计
 - 8 焊接、试压及防腐
 - 8.1 焊接、检验
 - 8.2 清管、测径及试压
 - 8.3 防腐
 - 附录A 偏压隧道衬砌作用计算方法
 - 附录B 浅埋隧道衬砌作用计算方法
 - 附录C 盾构隧道、顶管隧道作用计算
 - 附录D 盾构管片内力计算
 - D.1 隧道截面内力计算的基本原则
 - D.2 隧道截面内力惯用法与修正惯用法计算
 - 附录E 顶管法隧道结构计算
 - E.1 管道允许顶力计算
 - E.2 套管强度验算
 - E.3 套管稳定性验算
 - 附录F 无套管穿越公路土压力产生的管道应力计算
 - 附录G 无套管穿越公路车辆荷载产生的管道循环应力计算
 - G.1 车辆荷载产生的管道环向循环应力计算
 - G.2 车辆产生的管道轴向循环应力计算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