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8.3 产品包装与堆存
18.3.1 氢氧化铝产品的包装与堆存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包装和堆栈设施的配置及堆栈的贮量应根据氢氧化铝的产品方案确定;
2 包装宜采用机械化包装方式;
3 采用固定式缝口机时,应同时配置手提式缝口机;
4 固定式缝口机的带式输送机的带速,应与缝口机走针速度一致,带速不宜大于0.3m/s。
18.3.2 氧化铝产品的包装与堆存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包装及堆栈设施应临近氧化铝贮仓配置;
2 可采用袋装或散装方式进行包装;
3 包装机形式和数量应根据氧化铝厂的生产规模、包装袋规格、袋装与散装比例及运输条件等因素确定,包装机应设置自动计量装置;
4 采用袋装氧化铝时,宜采用1.5t级大袋包装;
5 堆栈贮量应根据运输作业条件、袋装与散装比例、包装机生产能力等因素确定;
6 采用火车运输氧化铝时,堆栈站线长度应根据作业条件确定;堆栈及铁路的装车作业线上方应设置防雨棚;
7 堆栈应设置装车设施,并应设置包装袋库,包装袋库贮量应根据包装袋供应来源确定;
8 采用汽车散装方式运输时,装车作业的厂房形式应采用封闭式结构,运输汽车应采取防雨雪和防泄漏等措施;
9 临港建设的氧化铝厂,应根据港口条件确定产品包装的位置。
    
      
1 包装和堆栈设施的配置及堆栈的贮量应根据氢氧化铝的产品方案确定;
2 包装宜采用机械化包装方式;
3 采用固定式缝口机时,应同时配置手提式缝口机;
4 固定式缝口机的带式输送机的带速,应与缝口机走针速度一致,带速不宜大于0.3m/s。
18.3.2 氧化铝产品的包装与堆存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包装及堆栈设施应临近氧化铝贮仓配置;
2 可采用袋装或散装方式进行包装;
3 包装机形式和数量应根据氧化铝厂的生产规模、包装袋规格、袋装与散装比例及运输条件等因素确定,包装机应设置自动计量装置;
4 采用袋装氧化铝时,宜采用1.5t级大袋包装;
5 堆栈贮量应根据运输作业条件、袋装与散装比例、包装机生产能力等因素确定;
6 采用火车运输氧化铝时,堆栈站线长度应根据作业条件确定;堆栈及铁路的装车作业线上方应设置防雨棚;
7 堆栈应设置装车设施,并应设置包装袋库,包装袋库贮量应根据包装袋供应来源确定;
8 采用汽车散装方式运输时,装车作业的厂房形式应采用封闭式结构,运输汽车应采取防雨雪和防泄漏等措施;
9 临港建设的氧化铝厂,应根据港口条件确定产品包装的位置。
条文说明
    
	18.3.1 本条对氢氧化铝产品的包装与堆存设计做出了规定。
	    1 氢氧化铝产品外销时,需配置包装和堆栈设施。
	    2 采用机械化包装方式可以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
	    3 固定式缝口机在实际操作中偶尔会出现漏缝现象,需要及时使用手提式缝口机补缝,以免出现散包。
	18.3.2 本条对氧化铝产品的包装与堆存设计做出了规定。
	    1 本款规定的目的是简化氧化铝的输送设施,节省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
	    2 由于包装袋尚未实现重复利用,且在装车过程中会发生叉车吊装费和人工费,因此散装比袋装运行成本低,具备条件时,可以优先采用散装。
	    4 以前,国内氧化铝厂普遍采用小袋(50kg)包装,装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包装环境差、包装袋费用高,并难以实现机械化装运。近年来,由于氧化铝生产规模大型化,国内氧化铝厂普遍采用1.5t级大袋包装,全部采用机械化转运和装车,改善了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了包装、转运和装车效率,也降低了包装费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些氧化铝厂根据运输方式的载重量定制包装袋规格,主要是为了使车辆装满,节省运输费用。
	    9 临港建设的氧化铝厂,需要根据港口条件,合理选择产品包装的位置,以减少氧化铝产品的二次倒运。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8.2 氧化铝贮存
 - 下一节:本标准用词说明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原料、辅料与燃料
 - 4.1 原料
 - 4.2 辅料
 - 4.3 燃料
 - 5 原料和燃料贮运与铝土矿破碎
 - 5.1 卸车设施
 - 5.2 原料和燃料堆场
 - 5.3 铝土矿破碎
 - 6 石灰烧制与石灰乳制备
 - 6.1 石灰烧制
 - 6.2 石灰乳制备
 - 7 料浆炭备
 - 7.1 料浆磨制
 - 7.2 浮选精矿调配
 - 7.3 烧结法生料浆制备
 - 8 预脱约与溶出
 - 8.1 预脱硅
 - 8.2 溶出喂料泵
 - 8.3 溶出
 - 9 熟料烧成与破碎
 - 9.1 煤粉制备
 - 9.2 熟料烧成
 - 9.3 熟料破碎
 - 10 熟料溶出
 - 11 赤泥分离洗涤与压滤
 - 11.1 赤泥分离与洗涤
 - 11.2 絮凝剂制备
 - 11.3 赤泥外排
 - 11.4 赤泥压滤
 - 12 控制过滤与精液降温
 - 12.1 控制过滤
 - 12.2 精液降温
 - 13 烧结法粗液脱硅
 - 13.1 粗液脱硅
 - 13.2 硅渣分离
 - 14 铝酸钠溶液分解
 - 14.1 种子分解
 - 14.2 种子过滤
 - 14.3 碳酸化分解
 - 15 氢氧化铝分离洗涤与贮存
 - 15.1 氢氧化铝分离与洗涤
 - 15.2 氢氧化铝贮仓
 - 16 母液蒸发系碱液调配
 - 16.1 母液蒸发
 - 16.2 结晶碱分离
 - 16.3 结晶碱苛化
 - 16.4 液碱卸车贮运与固碱化碱
 - 16.5 碱液调配
 - 17 清洗设施
 - 17.1 碱洗站
 - 17.2 热水站
 - 17.3 酸洗站
 - 18 氢氧化铝焙烧及产品包装与堆存
 - 18.1 氢氧化铝焙烧
 - 18.2 氧化铝贮存
 - 18.3 产品包装与堆存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