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B.2 试验设备与操作方法
B.2.1 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包括:
——标准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安装、连接见图3;
——空气压缩机1:与图3中进气管6连接;
——空气压缩机2:与图3中进气管17连接。
B.2.2 操作步骤
B.2.2.1 按试验要求混合比,配制泡沫溶液,并将其注入耐压储罐13。将阀门7、9、12、15、18、19关闭,阀门16保持开启状态。
B.2.2.2 启动空气压缩机1和空气压缩机2,观察压力表8和压力表14的升压情况。开启阀门7,通过阀门7调整进气管压力,使压力稳定在试验要求的范围内。开启阀门15,通过阀门15调整耐压储罐压力,使压力稳定在试验要求的范围内。
B.2.2.3 开启阀门12,随即开启阀门9,此时压缩空气泡沫从泡沫输送管中喷出。调节阀门7,使进气管压力稳定在试验要求的范围内。继续调节阀门15,确保液体流量在(11.4±0.4)L/min范围内(液体实时流量通过液体流量计1l显示)。待泡沫喷射稳定,并且液体流量稳定在试验要求的范围内时,即可进行泡沫性能和灭火性能测试。
B.2.2.4 性能测试完毕后,关闭空气压缩机1和空气压缩机2,并关闭阀门7、9、12、15。剩余泡沫溶液经由阀门18从耐压储罐中排出,同时将耐压储罐泄压。
B.2.2.5 全部试验完毕后,使用清水冲洗标准压缩空气泡沫系统的管路及耐压储罐两遍,操作方法同上。
      
仪器、设备包括:
——标准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安装、连接见图3;
——空气压缩机1:与图3中进气管6连接;
——空气压缩机2:与图3中进气管17连接。
B.2.2 操作步骤
B.2.2.1 按试验要求混合比,配制泡沫溶液,并将其注入耐压储罐13。将阀门7、9、12、15、18、19关闭,阀门16保持开启状态。
B.2.2.2 启动空气压缩机1和空气压缩机2,观察压力表8和压力表14的升压情况。开启阀门7,通过阀门7调整进气管压力,使压力稳定在试验要求的范围内。开启阀门15,通过阀门15调整耐压储罐压力,使压力稳定在试验要求的范围内。
B.2.2.3 开启阀门12,随即开启阀门9,此时压缩空气泡沫从泡沫输送管中喷出。调节阀门7,使进气管压力稳定在试验要求的范围内。继续调节阀门15,确保液体流量在(11.4±0.4)L/min范围内(液体实时流量通过液体流量计1l显示)。待泡沫喷射稳定,并且液体流量稳定在试验要求的范围内时,即可进行泡沫性能和灭火性能测试。
B.2.2.4 性能测试完毕后,关闭空气压缩机1和空气压缩机2,并关闭阀门7、9、12、15。剩余泡沫溶液经由阀门18从耐压储罐中排出,同时将耐压储罐泄压。
B.2.2.5 全部试验完毕后,使用清水冲洗标准压缩空气泡沫系统的管路及耐压储罐两遍,操作方法同上。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产品分类
 - 5 要求
 - 5.1 一般要求
 - 5.2 技术要求
 - 6 试验方法
 - 6.1 取样和温度处理
 - 6.2 凝固点
 - 6.3 抗冻结、融化性
 - 6.4 比流动性
 - 6.5 pH值
 - 6.6 腐蚀率
 - 6.7 表面张力
 - 6.8 润湿性
 - 6.9 发泡倍数和25%析液时间
 - 6.10 隔热防护性能
 - 6.11 灭火性能
 - 7 检验规则
 - 8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标准的解释性说明
 - A.1 概述
 - A.2 本标准与相关国外、国内类似标准的异同
 - A.3 A类泡沫灭火剂的使用
 - A.4 安全与环境问题
 - 附录B(规范性附录)标准压缩空气泡沫系统操作方法
 - B.1 概述
 - B.2 试验设备与操作方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