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开拓开采节能
 - 3.1 资源利用
 - 3.2 井田开拓与开采
 - 4 矿井井下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压缩空气节能
 - 4.1 井下运输
 - 4.2 提升
 - 4.3 通风
 - 4.4 排水
 - 4.5 压缩空气
 - 5 安全设施节能
 - 5.1 瓦斯抽采
 - 5.2 防灭火
 - 5.3 人工制冷
 - 6 电气节能
 - 6.1 供电系统
 - 6.2 配电系统
 - 6.3 电气设备
 - 6.4 线缆
 - 6.5 电能质量
 - 6.6 照明
 - 7 地面生产系统节能
 - 7.1 系统布置
 - 7.2 设备选型
 - 7.3 煤炭储存与装车
 - 7.4 辅助设施
 - 8 总图及地面运输节能
 - 8.1 总平面布置
 - 8.2 地面运输
 - 9 建筑节能
 - 10 给水排水及暖通节能
 - 10.1 给水排水
 - 10.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1 环境设施节能
 - 11.1 矿井水处理
 - 11.2 污水处理
 - 11.3 其他
 - 12 其他能源利用
 - 13 能源计量及能耗指标
 - 13.1 能源计量
 - 13.2 能耗指标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