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3 气田水回注
6.3.1 气田水回注站的位置应满足气田总体规划的要求,站址宜靠近回注井。
6.3.2 回注井选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气田水回注方法》SY/T 6596的有关规定。井口设计应满足注水、洗井、取样、测试及井下作业的操作要求。寒冷地区的井口应采取防冻措施。
6.3.3 气田水回注水质指标、注水压力和回注水量应根据回注井的井下地质条件,通过试注确定。
6.3.4 回注泵选型应符合高效节能、长周期平稳运转的要求,宜采用往复式或离心式注水泵。回注泵应设置备用泵。
6.3.5 回注泵的额定排出压力应根据回注井口注水压力、回注管线水头损失和回注井口与回注泵之间的地形高差计算确定。
6.3.6 回注泵进水管道上应设置过滤器。
6.3.7 回注泵房内泵组布置、管路安装、安全泄压设施、起重设备、防噪措施的设计宜按现行国家标准《油田注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1的有关规定执行。
6.3.8 回注管道的设计压力应按回注泵额定排出压力的1.05倍~1.10倍确定。金属回注管道设计宜按现行国家标准《油田注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1的有关规定执行。
6.3.9 回注水水质有腐蚀性时,应对金属管道进行腐蚀监测,并应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
6.3.3 当气田水回注缺乏回注井资料时,宜根据气田所在区域地质情况,结合现行行业标准《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329和《气田水回注方法》SY/T 6596综合确定。
6.3.6 气田水回注泵入口设置管道过滤器,以防止各类杂质进入管道系统、堵塞或影响水泵正常工作。其设置要求如下:
(1) 吸水管管径小于或等于DN80时,宜采用Y型过滤器;管径大于DN80且小于DN400时,宜采用T型过滤器;管径大于或等于DN400时,宜选用篮式过滤器。
(2) 气田水所含杂质多时,宜选用篮式过滤器。
(3) 过滤器滤网无特殊要求时,应选用不锈钢丝网。
(4) 过滤精度应根据回注泵的结构形式和输送要求确定,一般宜采用30目滤网。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集气工艺
 - 4.1 一般规定
 - 4.2 集气流程
 - 4.3 气液分离
 - 4.4 气井产量及天然气输量计量
 - 4.5 水合物防止
 - 4.6 天然气增压
 - 4.7 安全截断与泄放
 - 5 处理工艺
 - 5.1 天然气净化
 - 5.2 天然气凝液回收
 - 5.3 天然气凝液储存
 - 5.4 天然气凝液装卸
 - 6 气田水转输与处理
 - 6.1 气田水转输
 - 6.2 气田水处理
 - 6.3 气田水回注
 - 7 集输管道
 - 7.1 一般规定
 - 7.2 天然气集输管道
 - 7.3 天然气凝液和液化石油气输送管道
 - 7.4 管道敷设及线路附属物
 - 7.5 管道材料
 - 7.6 管道组成件
 - 8 防腐与绝热
 - 8.1 内腐蚀控制
 - 8.2 外腐蚀控制
 - 8.3 绝热及伴热
 - 9 仪表与自动控制
 - 9.1 一般规定
 - 9.2 仪表选型及检测控制点设置
 - 9.3 计算机控制系统
 - 10 站场总图
 - 10.1 站址选择
 - 10.2 站场防洪及排涝
 - 10.3 站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
 - 10.4 站场管道综合布置
 - 11 公用工程及配套设施
 - 11.1 通信
 - 11.2 供配电
 - 11.3 给排水
 - 11.4 消防
 - 11.5 供热
 - 11.6 暖通空调
 - 11.7 建筑与结构
 - 11.8 道路
 - 附录A 气体空间占有的空间面积分率K2和高度分率K3的关系
 - 附录B 液滴在气体中的阻力系数计算列线图
 - 附录C 埋地沥青绝缘天然气集输管道总传热系数K选用表
 - 附录D 油气混输的压降计算公式
 - 附录D 油气混输的压降计算公式
 - 附录E 埋地沥青绝缘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凝液管道总传热系数K选用表
 - 附录F 埋地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天然气凝液管道总传热系数K选用表
 - 附录G 站内架空油气管道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间距
 - 附录H 站内埋地管道与电缆、建(构)筑物平行的最小间距
 - 附录J 通信电缆管道和直埋电缆与地下管道或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 附录K 通信架空线路与其他设备或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 附录L 站场内建筑物的通风方式及换气次数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