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1 一般规定
4.1.1 循环冷却水系统应根据补充水水质、循环冷却水水质,以及环境要求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浓缩倍数。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不宜小于5.0,且不应低于3.0。
4.1.2 循环冷却水系统应根据设计水量和换热工况、地区气象条件和浓缩倍数进行水量平衡计算,并应确定系统的蒸发损失水量、风吹损失水量、排污损失水量和系统补充水量。
4.1.3 在生产工艺允许的条件下,间冷循环冷却水应串级使用。
4.1.1 补充水水质因建厂地区水资源(包括再生水)和环境条件(包括区域规划、气象条件、接纳水体状况及要求、节水的要求等)的不同会有较大差异,其直接影响循环冷却水水质和浓缩倍数的确定。因此要综合考虑补充水水源类别、循环冷却水水质的允许指标、缓蚀阻垢剂的选择和排污水对接纳水体的环境影响,确定系统合理的浓缩倍数。
从目前国内大多数工厂运行情况看,只要加强管理,浓缩倍数3是可以做到的,因此规定浓缩倍数不应低于3。
在浓缩倍数1.5~10.0,气温40℃,k值选用0.0016/℃的计算条件下,通过对循环冷却水量为10000m3/h时的计算结果如表1:
	
由表1可见,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大,补充水量逐渐减少,节水效果明显提高,同时也减少了排污水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浓缩倍数从3提高到5,补充水率可进一步降低0.4个百分点,如果全国化学工业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做到5,可节省大量水资源,其节水效果十分明显。现在很多工程均要求高浓缩倍数,而且已有相应的药剂处理配方,浓缩倍数达到5的企业已很多,随着水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药剂配方的研制,进一步加强管理,规定浓缩倍数不宜低于5还是可以做到的,虽然由此可能引起运行费用的增加,但对节省我国有限的水资源和保持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
4.1.2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平衡是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计算中还应综合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和再生水的回用,并减少排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4.1.3 本条是节能、减排和水资源有效利用的原则要求。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4 系统水平衡
 - 下一节:4.2 水量平衡计算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循环冷却水系统
 - 3.1 一般规定
 - 3.2 基础资料
 - 3.3 系统划分
 - 3.4 位置选择
 - 3.5 装置布置
 - 4 系统水平衡
 - 4.1 一般规定
 - 4.2 水量平衡计算
 - 4.3 水质平衡
 - 4.4 系统容积
 - 5 冷却设施
 - 5.1 一般规定
 - 5.2 冷却设施选择
 - 5.3 冷却设施布置
 - 6 循环冷却水处理
 - 6.1 一般规定
 - 6.2 阻垢缓蚀
 - 6.3 微生物控制
 - 6.4 清洗和预膜
 - 6.5 旁流水处理
 - 6.6 补充水
 - 6.7 排水处理
 - 6.8 药剂储存和投配
 - 7 泵站及附属建(构)筑物
 - 7.1 一般规定
 - 7.2 泵站
 - 7.3 吸水池及过水廊道
 - 7.4 附属建(构)筑物
 - 8 管道布置
 - 8.1 一般规定
 - 8.2 管道敷设
 - 9 监测与控制
 - 9.1 一般规定
 - 9.2 监测、控制
 - 9.3 分析化验
 - 10 节水、节能与环境保护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节水
 - 10.3 节能
 - 10.4 环境保护
 - 11 劳动安全卫生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安全卫生设施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