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9.9 含氰污水
	9.9.1 高浓度含氰污水可采用加压水解法处理;低浓度含氰污水可采用化学氧化法或生物法处理。
	9.9.2 当采用加压水解法时,水解反应器的温度宜控制在60℃~80℃,污水停留时间宜为6h~8h;当采用氯氧化法时,宜将污水的pH值调节到8.5~9.0,氧化停留时间宜为1h,加氯量宜过量10%~30%。
	9.9.3 当采用生物滤塔处理造气含氰污水时,应选择不易堵塞的填料和喷头,并应添加适当的营养元素。
9.9.1 化学工业含氰污水主要来自化肥、煤化工企业的造气过程以及丙烯腈的生产过程。丙烯腈生产过程排出的含氰污水属于高浓度含氰污水,同时含有高浓度的丙烯腈,通常采用焚烧法、加压水解-生化法处理。含氰污水的处理有很多方法,对于浓度在200mg/L以下的含氰污水,适于采用化学氧化法或生物处理法,尤其是造气污水,工厂多采用生物滤塔处理。国内常用的造气工艺排出含氰污水的资料见表8。
	表8 不同煤制气工艺造气污水排放量和组成
	
	9.9.2 加压水解的控制参数是经验数据。氯氧化法常用的氧化剂有液氯、二氧化氯、漂白粉、次氯酸钠等。采用氯氧化法破氰时,pH值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很大,当pH值小于8.5时,会产生氯化氰气体,采用本条给出的参数,操作管理简单方便。过量加氯主要是考虑污水中其他还原性物质会消耗氧化剂,10%~30%的过量是经验数据。
	9.9.3 生物滤塔是造气污水处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生物滤塔运行中最大的问题是填料的堵塞,不易挂膜,水中的营养元素不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要,故此对生物滤塔的设计进行了规定。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设计水量、水质
 - 4 收集与预处理
 - 5 物化处理
 - 5.1 格栅
 - 5.2 调节与均质
 - 5.3 隔油
 - 5.4 气浮
 - 5.5 中和与pH调节
 - 5.6 混凝
 - 5.7 沉淀
 - 5.8 过滤
 - 5.9 化学氧化与消毒
 - 6 厌氧生物处理
 - 6.1 一般规定
 - 6.2 水解酸化反应器
 - 6.3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 6.4 厌氧生物滤池
 - 7 活性污泥法
 - 7.1 一般规定
 - 7.2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
 - 7.3 生物脱氮除磷
 - 7.4 纯氧曝气工艺
 - 7.5 氧化沟工艺
 - 7.6 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
 - 7.7 膜生物反应器
 - 8 生物膜法
 - 8.1 一般规定
 - 8.2 生物接触氧化
 - 8.3 曝气生物滤池
 - 9 化工特种污染物处理
 - 9.1 一般规定
 - 9.2 氨氮污水
 - 9.3 有机磷污水
 - 9.4 含氟污水
 - 9.5 硫化物污水
 - 9.6 含汞污水
 - 9.7 含铬污水
 - 9.8 含铜污水
 - 9.9 含氰污水
 - 10 回用处理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吸附
 - 10.3 离子交换
 - 10.4 超(微)滤
 - 10.5 反渗透
 - 11 污泥处理与处置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污泥的输送
 - 11.3 污泥浓缩
 - 11.4 污泥厌氧消化
 - 11.5 污泥脱水和干化
 - 11.6 污泥处置
 - 12 总体设计
 - 12.1 场址
 - 12.2 总体布置
 - 12.3 建(构)筑物设置
 - 12.4 监控与分析化验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