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3 多层厂房结构计算
6.3.1 多层厂房结构分析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6.1节、第8章和第9章的规定。
6.3.2 多层厂房结构的作用效应计算时,可假定楼、屋面板为刚性横隔板,但在设计中应保证楼、屋面的整体刚度;当楼、屋面板整体性差,有大开洞或有较大凹凸时,应根据其平面内变形情况按分块刚性、半刚性、局部弹性或柔性的横隔板计算。
6.3.3 结构计算分析时,梁与竖向构件的偏心以及上、下层竖向构件之间的偏心宜按实际情况计入结构整体计算。当结构整体计算未计入偏心影响时,应采用在柱(墙)端附加弯矩的方法计算。
6.3.4 在楼盖上设置有动力设备的厂房,在设备作用下的振动计算以及隔振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多层厂房楼盖抗微振设计规范》GB50190和《机器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承重结构的振动计算和隔振设计规程(试行)》YSJ009的有关规定。
6.3.5 地震作用计算时,厂房结构自振周期的折减系数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取0.7~0.8。
2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0.8~0.9。
3 钢结构可取0.8~0.9。
	    4  采用柔性连接的填充墙或外挂墙板的厂房可取大值。
	 
6.3.2 刚性、半刚性、柔性横隔板分别指在平面内不考虑变形、考虑变形、不考虑刚度的楼、屋盖。结构计算时,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2 单层厂房结构计算
 - 下一节:6.4 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
 - 3.3 抗震设计
 - 3.4 结构水平位移限值
 - 3.5 结构缝
 - 3.6 围护墙和隔墙
 - 3.7 结构材料
 - 3.8 混凝土结构预埋件和吊环
 - 4 建设场地、地基与基础
 - 4.1 一般规定
 - 4.2 建设场地选择
 - 4.3 山区地基
 - 4.4 软弱地基
 - 4.5 地震液化土地基
 - 4.6 基础设计
 - 4.7 基础埋置深度
 - 4.8 天然地基基础
 - 4.9 桩基础
 - 5 荷载和作用
 - 5.1 一般规定
 - 5.2 荷载
 - 5.3 地震作用
 - 5.4 作用效应组合
 - 6 结构计算分析
 - 6.1 一般规定
 - 6.2 单层厂房结构计算
 - 6.3 多层厂房结构计算
 - 6.4 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 7.1 一般规定
 - 7.2 钢筋混凝土柱厂房
 - 7.2 钢筋混凝土柱厂房
 - 7.3 钢结构厂房
 - 8 多层钢筋混凝结构厂房
 - 8.1 一般规定
 - 8.2 结构布置
 - 8.3 计算要点
 - 8.4 结构构造的一般规定
 - 8.5 框架的构造要求
 - 8.6 剪力墙的构造要求
 - 9 多层钢结构厂房
 - 9.1 一般规定
 - 9.2 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
 - 9.3 计算要点
 - 9.4 框架的结构构造
 - 9.5 框架-支撑的结构构造
 - 附录A 改建与扩建工程结构设计原则
 - 附录B 钢筋混凝土山墙柱设计规定
 - B.1 一般规定
 - B.2 荷载和地震作用内力计算
 - B.3 截面计算和构造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