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2 连铸机弧形半径
5.2.1 连铸机弧形半径可采用类比方法及理论计算,理论计算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方圆坯连铸机: R=(30~50)×D (5.2.1-1)
异型坯连铸机: R=(25~35)×D (5.2.1-2)
板坯连铸机: R=(40~50)×D (5.2.1-3)
式中:D——铸坯厚度。
5.2.2 直弧形连铸机的基本弧半径可适当缩小,可根据铸坯在弯曲和矫直时的变形率确定。
5.2.3 采用计算方法确定连铸机半径时应进行有关铸坯的凝固及变形计算,计算结果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 铸坯弯曲或矫直时,表面变形率或变形速率必须控制在钢种允许范围内。
2 铸坯带液芯矫直时,应使两相区综合变形率或变形速率小于钢种允许的极限要求。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5.1 铸坯断面选择
 - 下一节:5.3 连铸机拉坯速度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连铸车间工艺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2 炼钢炉与连铸机的配合
 - 4.3 车间生产能力
 - 4.4 连铸车间工艺布置及厂房建筑
 - 5 连铸机工艺参数及机型选择
 - 5.1 铸坯断面选择
 - 5.2 连铸机弧形半径
 - 5.3 连铸机拉坯速度
 - 5.4 连铸机冶金长度
 - 5.5 连铸机流数的确定
 - 5.6 连铸机机型选择
 - 6 连铸机设备
 - 6.1 一般规定
 - 6.2 钢包运载浇注设备
 - 6.3 中间罐车
 - 6.4 中间罐
 - 6.5 结晶器
 - 6.6 结晶器振动装置
 - 6.7 二次冷却及铸坯导向装置
 - 6.8 拉矫机或扇形段驱动装置
 - 6.9 铸坯切割机械
 - 6.10 辊道
 - 6.11 引锭杆和引锭杆存放装置
 - 6.12 铸坯冷却输出装置
 - 6.13 液压、气动及润滑系统
 - 7 电气及自动化
 - 7.1 供配电
 - 7.2 传动
 - 7.3 自动化仪表
 - 7.4 电信
 - 7.5 自动化
 - 7.6 电气
 - 8 水处理设施
 - 8.1 一般规定
 - 8.2 连铸机用水水质及用水条件
 - 8.3 供水系统
 - 8.4 水处理主要设施
 - 8.5 安全供水
 - 8.6 水质稳定
 - 8.7 补充水
 - 8.8 水质分析及监测
 - 8.9 水处理设施的布置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