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3.1 通信线路网的构成
3.1.1 通信线路网(图3.1.1)应包括长途线路、本地线路和接入线路,含光缆、电缆等传输媒质形式。
	
图3.1.1 通信线路网参考模型
3.1.2 接入网部分(图3.1.2)应包括馈线、配线和引入线等部分,含光缆、电缆等传输媒质形式。
	
图3.1.2 接入网线路结构示意
条文说明
    3.1.1 通信线路传输模型根据现行行业规范《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YDN 099中我国国内最长标准假想参考通道(HRP)制定。长途节点间最长传输距离为6500km,本地网中本地节点与长途节点间最长传输距离为150km,接入网中通道端点与本地节点间的最长传输距离为50km。
3.1.2 本地传送网从逻辑结构上一般分为三层,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核心层与汇聚层的光缆可以合用,不建议将接入层与上层光缆合用。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3 通信线路网
 - 下一节:3.2 通信线路网的设计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缩略语
 - 3 通信线路网
 - 3.1 通信线路网的构成
 - 3.2 通信线路网的设计
 - 4 光(电)缆及终端设备的选择
 - 4.1 一般规定
 - 4.2 光缆的选择
 - 4.3 电缆的选择
 - 4.4 终端设备的选择
 - 5 通信线路路由的选择
 - 5.1 一般规定
 - 5.2 光缆路由的选择
 - 5.3 电缆路由的选择
 - 6 光缆线路敷设安装
 - 6.1 一般规定
 - 6.2 直埋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 6.3 管道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 6.4 架空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 6.5 水底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 6.6 光缆接续、进局及成端
 - 6.7 硅芯塑料管道敷设安装要求
 - 6.8 光缆交接箱安装要求
 - 6.9 光缆线路传输设计指标
 - 7 电缆线路敷设安装
 - 7.1 一般规定
 - 7.2 埋式电缆敷设安装要求
 - 7.3 管道电缆敷设安装要求
 - 7.4 架空电缆敷设安装要求
 - 7.5 交接区安装要求
 - 7.6 配线区安装要求
 - 7.7 进局电缆
 - 7.8 电缆接续
 - 7.9 电缆线路传输设计指标
 - 8 光(电)缆线路防护
 - 8.1 光(电)缆线路防强电危险影响
 - 8.2 光(电)缆线路防强电干扰影响
 - 8.3 光(电)缆线路防雷
 - 8.4 光(电)缆线路其他防护
 - 9 局站站址选择与建筑要求
 - 9.1 站址选择原则
 - 9.2 建筑要求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