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D 动物笼舍设计技术参数
D.0.1 灵长类动物壕沟隔离式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1的规定。
2 设置丰容设施的围栏高度不低于4m。
D.0.2 猫科动物壕沟式隔离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2的规定。
D.0.3 猫科动物非壕沟式隔离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3的规定。
2 围栏高度指地面到围栏顶端,“反扣”的围栏高度指从地面到反扣最高点的距离。
3 设置丰容设施的围栏高度不低于4m。
D.0.4 犬科动物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4的规定。
2 对于狼、三色犬一类的群居犬科动物,每增加一只成年个体笼舍需要增加25%。
3 设置丰容设施的围栏高度不低于3m。
D.0.5 大型食草动物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5的规定。
2 每增加一只成年个体,笼舍面积需增加25%。
3 表中面积不包括因饲养管理操作而需要特殊设计的临时空间,如动物隔离走道、小型隔离串间等。
D.0.6 熊科动物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6的规定。
2 表中面积不包括因饲养管理操作而需要特殊设计的临时空间,如动物隔离走道、小型隔离串间等。
3 设置丰容设施的围栏高度不低于4m。
D.0.7 水鸟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7的规定。
2 如果池塘面积大于100m²,池塘面积不必遵循上表中所占笼舍面积的比例。
D.0.8 猛禽和肉食性鸟类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8的规定。
2 将两只个体是否能够放在同一笼舍中展示,需要视具体情况决定。
D.0.9 笼养鸟类室外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9的规定。
2 网笼面积大于2m²,则网笼高度不应小于1.5m,且需设操作门。
3 鸟笼的最小边长必须大于笼中体型最大鸟类体长的2倍。
D.0.11 爬行动物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11的规定。
2 体长大于2.5m的蛇类至少需要体长的一半为最小边长的笼箱。
	表D.0.1 灵长类动物壕沟隔离式笼舍设计技术参数
	
注:1 每增加一只成年个体,内舍面积需要增加25%~50%。
2 设置丰容设施的围栏高度不低于4m。
D.0.2 猫科动物壕沟式隔离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2的规定。
	表D.0.2 猫科动物壕沟式隔离笼舍设计技术参数
	
注:干壕沟需相应的反扣设计而湿壕沟不需要。
D.0.3 猫科动物非壕沟式隔离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3的规定。
	表D.0.3 猫科动物非壕沟式隔离笼舍设计技术参数
	
注:1 表中数据适用于两只成年个体组成的展示群体;对于群居动物(非洲狮、猎豹)每增加一个成年个体,笼舍面积需增加25%~50%。
2 围栏高度指地面到围栏顶端,“反扣”的围栏高度指从地面到反扣最高点的距离。
3 设置丰容设施的围栏高度不低于4m。
D.0.4 犬科动物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4的规定。
	表D.0.4 犬科动物笼舍设计技术参数
	
注:1 表中数据适用于两只成年个体(含育幼期的幼年个体)。
2 对于狼、三色犬一类的群居犬科动物,每增加一只成年个体笼舍需要增加25%。
3 设置丰容设施的围栏高度不低于3m。
D.0.5 大型食草动物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5的规定。
	表D.0.5 大型食草动物笼舍设计技术参数
	
注:1 表中数据仅仅适用于最多两只成年个体组成的展示群。
2 每增加一只成年个体,笼舍面积需增加25%。
3 表中面积不包括因饲养管理操作而需要特殊设计的临时空间,如动物隔离走道、小型隔离串间等。
D.0.6 熊科动物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6的规定。
	表D.0.6 熊科动物笼舍设计技术参数
	
注:1 表中数据仅仅适用于最多两只成年个体组成的展示群;每增加一只成年个体,笼舍面积需增加25%。
2 表中面积不包括因饲养管理操作而需要特殊设计的临时空间,如动物隔离走道、小型隔离串间等。
3 设置丰容设施的围栏高度不低于4m。
D.0.7 水鸟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7的规定。
	表D.0.7 水鸟笼舍设计技术参数
	
注:1 笼舍最小高度指从地面到顶网的高度。
2 如果池塘面积大于100m²,池塘面积不必遵循上表中所占笼舍面积的比例。
D.0.8 猛禽和肉食性鸟类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8的规定。
	表D.0.8 猛禽和肉食性鸟类笼舍设计技术参数
	

	续表D.0.8
	
注:1 表中数据仅为两只个体的展示。
2 将两只个体是否能够放在同一笼舍中展示,需要视具体情况决定。
D.0.9 笼养鸟类室外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9的规定。
	表D.0.9 笼养鸟类室外笼舍设计技术参数
	
D.0.10 笼养鸟类室内网展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10的规定。

	表D.0.10 笼养鸟类室内网展设计技术参数
	

	续表D.0.10
	
注:1 网笼的长宽之比不能大于4∶1,短边长度大于90cm,且大于笼内最大翼展鸟类的翼展的两倍长度时,这个比例可以适度增加。
2 网笼面积大于2m²,则网笼高度不应小于1.5m,且需设操作门。
3 鸟笼的最小边长必须大于笼中体型最大鸟类体长的2倍。
D.0.11 爬行动物笼舍设计技术参数宜符合表D.0.11的规定。
	表D.0.11 爬行动物笼舍设计技术参数
	
注:1 只有在特殊状态下或经过实际确认,才能进行无论是同种或是异种爬行动物的混养。
2 体长大于2.5m的蛇类至少需要体长的一半为最小边长的笼箱。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附录C 动物笼舍操作通道设计
 - 下一节:附录E 尸体处理区、标本制作区设计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设计原则
 - 3.2 选 址
 - 3.3 建设规模与用地比例
 - 3.4 游人容量计算
 - 3.5 常规设施
 - 4 总体设计
 - 4.1 功能分区
 - 4.2 园路及铺装场地
 - 4.3 地形水系
 - 4.4 建(构)筑物
 - 4.5 种 植
 - 5 动物展区设计
 - 5.1 设计原则
 - 5.2 场地设计
 - 5.3 种植设计
 - 6 安全防护设计
 - 7 导览、标识系统设计
 - 8 建筑设计
 - 8.1 一般规定
 - 8.2 动物笼舍
 - 8.3 动物医院、医疗室
 - 8.4 饲料加工、贮存场和草库
 - 8.5 动物隔离场
 - 8.6 动物繁殖场
 - 8.7 动物育幼室
 - 9 设备
 - 9.1 给水排水
 - 9.2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 9.3 电 气
 - 附录A 动物笼舍功能空间设计
 - 附录B 常见动物笼舍室内温度
 - 附录C 动物笼舍操作通道设计
 - 附录D 动物笼舍设计技术参数
 - 附录E 尸体处理区、标本制作区设计
 - 附录F 饲料加工、贮存场和草库设计
 - 附录G 动物隔离场笼舍设计
 - 附录H 变类繁殖笼舍设计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