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B (资料性附录)地面贮罐着火时的应急泄压排气
	B.1 概要
	    必要的应急泄压排气口在表34给出,19.7.3.7的修正系数是来自考虑以下事项:
	    ——单位面积可能的最大传热率。
	    ——储罐的尺寸和总面积的可能暴露的百分率。
	    ——罐内液体达到沸腾所需的时间。
	    ——罐壁或罐顶没有淋湿的部分被加热达到使金属失去强度所需的时间。
	    ——在减小火势和传热中,排液、保温和水的应用效果。
	B.2 表34的推导
	    表34是在双对数坐标图上三条直线构成的复合曲线的基础上产生的(见图B.1),该曲线可用下列方式确定:
	    a)第一条直线标在双对数坐标图上,位于1.86m²暴露面的面积下117kW的点和在18.6m²暴露的面积下1172kW的点之间。该部分曲线的公式为Q=65A。
	    b)第二条直线标在双对数坐标图上,位于18.6m²暴露面的面积下1172kW的点和93m²暴露面的面积下2910kW的点之间。该部分曲线的公式为Q=228A0.566。
	    c)第三条直线标在双对数坐标图上,位于93m²暴露面的面积下2910kW的点和260m²暴露面的面积下4102kW的点之间。该部分曲线的公式为Q=43A0.338。绘制三条曲线的数据见表B.1。
	
		
	
		
	
		


		B.2.1 若面积超过260m²,可以断定该面积不可能完全都暴露,并且在产生最大可能蒸气释放率之前,由于过热造成的金属强度的损失会在蒸气空间出问题。因此,超过4100kW的蒸气量,增加额外的排放量也不会起作用,也不需要。
	
		B.2.2 对于压力超过6.89kPa(表压)的储罐和储存容器,暴露面积超过260m²,增加额外的排放是需要的。因为在这些储存条件下,所储存的液体接近沸点,因此,使容器内液体达到沸腾条件的时间就不重要了,基于这些情况,热量输入值应根据公式(B.1)计算:
	
	B.3 特定液体的紧急排气量估算
	    流量的计算是依据假定所储存的液体具有己烷特性,并用公式(B.2)的相应因数把释出的蒸气变换成15.6℃和101.3kPa的等价自由空气。
	
		
	
		
	
		
	
		
	
		

		    式中:
	
		    15540——空气换算系数;
Q——每小时热输入的总量,单位为千瓦(kW);
L——蒸发潜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M——相对分子质量。
	Q——每小时热输入的总量,单位为千瓦(kW);
L——蒸发潜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M——相对分子质量。
		    这里没有考虑高于液体沸点的蒸气被加热而产生的可能膨胀、比热或排出温度与15.6℃之间的密度差,因为它们的变化有些是抵消的。
	
		    由于储罐排气阀通常是按标准空气排气速率进行计算的,表34的数字可按相应的储罐压力用作选择阀门的依据。
如果要求更准确,表B.2给出了各种化学品的常数,用此能计算出除己烷以外的液体所产生的蒸气和等量的自由空气。对该表的检查会看出,在制作表34中使用己烷对于所列举的液体,结果的准确度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如果要求更准确,表B.2给出了各种化学品的常数,用此能计算出除己烷以外的液体所产生的蒸气和等量的自由空气。对该表的检查会看出,在制作表34中使用己烷对于所列举的液体,结果的准确度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B.4 平头卧式罐的淋湿面积的估计
表B.3给出了近似的平头卧式罐的淋湿面积的估计。
	表B.3给出了近似的平头卧式罐的淋湿面积的估计。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液体分类
 - 5 防火防爆风险控制
 - 6 电气系统
 - 7 液体容器储存:通用要求
 - 8 液体容器储存:商业场所
 - 9 液体容器储存:工业场所
 - 10 液体容器储存:储存场所
 - 11 液体容器储存:未受保护的独立建筑物
 - 12 危险物品储存柜
 - 13 室外储存(邻近建筑物)
 - 14 储液器内部的自动防火保护
 - 15 工艺设施
 - 16 液体的分装、搬运、输送和使用
 - 17 特殊操作
 - 18 液体储罐:通用要求
 - 19 地上罐
 - 20 地下罐
 - 21 储罐建筑物
 - 22 地上罐穹顶储库
 - 23 管线系统
 - 24 罐车装卸
 - 25 码头
 - 附录A (资料性附录)补充说明材料
 - 附录B (资料性附录)地面贮罐着火时的应急泄压排气
 - 附录C (资料性附录)地下罐的废弃或拆除
 - 附录D (资料性附录)第14章防火准则的形成及其他推荐的防火准则
 - 附录E (资料性附录)本标准NFPA30:2012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
 - 附录F (资料性附录)本标注与NFPA30:2012的技术性差异及原因
 - 参考文献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