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前言
	    本标准的5.2、5.3、5.5、5.6、5.7、5.10、5.17、5.19为强制性条文,其余为推荐性条文。 
	    本标准与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批准的EN 145-1997《呼吸保护器  自给式压缩氧型或压缩氧氮型呼吸器  要求、试验、标记》(英文版)的采标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
——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
——分类中增加了180这一类型;
——定量供氧量的指标不同;
——正压性能试验方法不同;
——减少了一些零部件要求。
——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
——分类中增加了180这一类型;
——定量供氧量的指标不同;
——正压性能试验方法不同;
——减少了一些零部件要求。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五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凌新亮、徐耀亮、戴国定、曹家胜、殷海波、余进、马善清。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型式、分类、型号
 - 5 技术要求
 - 5.1 外观质量
 - 5.2 结构要求
 - 5.3 材料要求
 - 5.4 佩戴质量
 - 5.5 气密性
 - 5.6 防护性能
 - 5.7 供氧性能
 - 5.8 自动补给阀开启压力
 - 5.9 排气阀开启压力
 - 5.10 正压性能
 - 5.11 耐温性能
 - 5.12 压力表
 - 5.13 面罩性能
 - 5.14 气囊或呼吸舱的有效容积
 - 5.15 呼吸软管
 - 5.16 压力报警
 - 5.17 呼气阀和吸气阀
 - 5.18 减压器安全阀
 - 5.19 高压部件强度
 - 5.20 人员佩戴性能
 - 6 试验方法
 - 6.1 外观质量、标志、包装检查
 - 6.2 结构检查
 - 6.3 表面电阻测定
 - 6.4 材料阻燃性能试验
 - 6.5 佩戴质量测定
 - 6.6 气密性试验
 - 6.7 防护性能试验
 - 6.8 供氧性能测定
 - 6.9 自动补给阀开启压力测定
 - 6.10 排气阀开启压力测定
 - 6.11 正压性能试验
 - 6.12 耐温性能试验
 - 6.13 压力表试验
 - 6.14 视野试验
 - 6.15 气囊或呼吸舱的有效容积测定
 - 6.16 呼吸软管性能试验
 - 6.17 压力报警试验
 - 6.18 呼气阀和吸气阀性能试验
 - 6.19 减压器安全阀性能试验
 - 6.20 高压部件强度试验
 - 6.21 人员佩戴性能试验
 - 7 检验规则
 - 7.1 检验分类
 - 7.2 型式检验
 - 7.3 出厂检验
 - 8 标志、包装和贮存
 - 8.1 标志
 - 8.2 包装
 - 8.3 贮存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