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4 空气净化处理
1 空气净化处理应根据空气洁净度等级合理选用空气过滤器。
2 空气过滤器的处理风量应小于或等于额定风量。
3 中效或高中效空气过滤器宜集中设置在空调箱的正压段。
4 亚高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作为末端过滤器时宜设置在净化空调系统的末端,超高效过滤器应设置在净化空调系统的末端。
5 设置在同一洁净室内的高效(亚高效、超高效)空气过滤器的阻力、效率应相近。
6 高效(亚高效、超高效)空气过滤器安装方式应严密、简便、可靠,易于检漏和更换。
6.4.2 对较大型的洁净厂房的净化空调系统的新风宜集中进行空气净化处理。
6.4.3 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应合理利用回风。
6.4.4 净化空调系统的风机宜采取变频措施。
6.4.5 严寒及寒冷地区的新风系统应设置防冻保护措施。
	6.4.1 近年来,我国各类洁净厂房中所采用的空气过滤器品种、布置和安装方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一些外资、合资企业和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十分严格的洁净厂房变化尤为明显。为了有利于本规范的实施,本次修订将本条第1~4款改为推荐性条文。
	6.4.3 在工艺生产过程不产生有害物时,净化空调系统在保证新鲜空气量和保持洁净室压差的条件下,为了节约能源,应尽量利用回风。而单向流洁净室的换气次数大,当机房距单向流洁净室较远时,可以使一部分空气不回机房而直接循环使用。近年来,一些高洁净等级的单向流洁净室采用新风集中处理+FFU净化空调系统,它是由多台风机过滤器单元设备组成实现洁净室回风的直接循环,如图2所示。
	
	图2 风机过滤器单元送风方式(FFU)示意图
	    当生产工艺过程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局部排风又不能满足卫生要求,并对其他工序有影响时,才能采用直流式净化空调系统。因为当车间内的有害物质不能全部排除时,如再使其循环使用,则会造成车间内的有害物浓度越来越大,对人员健康及生产有影响,故应采用直流式净化空调系统。
	6.4.4 在净化空调系统中,考虑到系统的阻力变化影响其风量等因素,风机采用变频调速装置作恒定风量或定压控制,通常由高效过滤器的压差变化控制变频装置。一些单位的实践说明.使用后有明显节能效果。
	6.4.5 由于原规范本条部分内容与第9.4.3条重复,本次修订中将有关电加热器等内容移至第9.4节。
	    本条规定所指的寒冷地区是处于建筑气候区划一级区中I区(1月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10℃)和Ⅱ区(1月平均气温-10℃~0℃)的地区,在此类地区的新风系统采用防冻措施,是为了防止新风机组表冷器冻裂。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3 气流流型和送风量
 - 下一节:6.5 采暖通风、防排烟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空气洁净度等级
 - 4 总体设计
 - 4.1 洁净厂房位置选择和总平面布置
 - 4.2 工艺平面布置和设计综合协调
 - 4.3 人员净化和物料净化
 - 4.4 噪声控制
 - 4.5 微振控制
 - 5 建筑
 - 5.1 一般规定
 - 5.2 防火和疏散
 - 5.3 室内装修
 - 6 空气净化
 - 6.1 一般规定
 - 6.2 洁净室压差控制
 - 6.3 气流流型和送风量
 - 6.4 空气净化处理
 - 6.5 采暖通风、防排烟
 - 6.6 风管和附件
 - 7 给水排水
 - 7.1 一般规定
 - 7.2 给水
 - 7.3 排水
 - 7.4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
 - 8 工业管道
 - 8.1 一般规定
 - 8.2 管道材料和阀门
 - 8.3 管道连接
 - 8.4 安全技术
 - 9 电气
 - 9.1 配电
 - 9.2 照明
 - 9.3 通信
 - 9.4 自动控制
 - 9.5 静电防护及接地
 - 附录A 洁净室或洁净区性能测试和认证
 - A.1 通则
 - A.2 洁净室或洁净区性能测试要求
 - A.3 洁净室主要测试方法
 - A.4 监测
 - A.5 认证
 - 附录B 洁净厂房生产工作间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 附录C 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对维护管理的要求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