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A(规范性附录)水萃取液pH值、水溶性氯化物含量和水溶性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A.1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A.1.1 试剂与仪器
	    测定水萃取液pH值的水为蒸馏水或符合GB/T6682的一级水,且经煮沸冷却后使用。其他试剂与仪器如下:
	    a)标准缓冲溶液:苯二甲酸氢钾pH标准物质pH值为4.01(25℃)、混合磷酸盐pH标准物质pH值为6.86(25℃)、硼砂pH标准物质pH值为9.18(25℃)、碳酸钠pH标准物质pH值为10.00(25℃),按照说明书直接使用或配成相应溶液;
	    b)磁力搅拌器:转速1000~1 200 r/min;
	    c)pH计;
	    d)复合pH电极。
	
		A.1.2 试样制备
	
		    从样品中不同位置裁取样品,制成5mm的方块,混匀,约50g。取样时需戴上一次性聚乙烯手套,避免汗渍等污染试样。
	A.1.3 分析步骤
	A.1.3.1 称取两份2.0g±0.1g试样,分别放入已加入100mL水(pH值为6.5~7.0)的250mL具塞三角烧瓶中,振荡5min。放入搅拌转子,在磁力搅拌器上连续搅拌30min,确保试样充分搅拌,沉淀5 min 后倾倒出清液作为试液。
	
		A.1.3.2 将pH计预热30 min。
	
		A.1.3.3 用玻璃温度计测量试液和pH标准缓冲溶液的温度,待两者的温度相同后开始测定。将仪器温度补偿旋钮调至所测得的溶液温度。也可使用带有自动温度补偿功能的pH计和带有温度传感器的电极测定pH值。
	
		A.1.3.4 使用pH值为6.86(25℃)的标准缓冲溶液定位,根据溶液pH值选用pH值为9.18(25℃)、pH值为10.00(25℃)或pH值为4.01(25℃)的标准缓冲溶液定斜率。试液pH值应落入两标准缓冲溶液之间。
	
		A.1.3.5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达到所定斜率的标准缓冲溶液在实测溶液温度下pH值的±0.02范围内。
	
		A.1.3.6 测定试液pH值,稳定30s后读数。
	
		A.1.3.7 测定另一份试液的pH值。
	
		A.1.4 结果
	
		    取两次偏差不大于0.20的pH值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样品水萃取液的pH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A.2 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
	A.2.1 电位滴定法
	A.2.1.1 试剂与仪器
	    在测定水溶性氯化物中,配制溶液和稀释的水为蒸馏水或符合GB/T6682的一级水。除非另有说明,电位滴定法测定水溶性氯化物使用的以下试剂均为分析纯。
	    a)95%乙醇;
	    b)硝酸钾饱和溶液;
	    c)硝酸:2+3;
	    d)氯化钾标准溶液c(KCI)=0.005 mol/L:称取0.3728g±0.1mg经500℃~6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氯化钾溶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定容,转移至塑料瓶中备用;
	    e)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3)=0.005 mol/L;
标定:用移液管移取5.00mL氯化钾标准溶液置于50mL烧杯中,加入一滴溴酚蓝指示剂,用硝酸调节至刚呈黄色。加入30mL乙醇,放入电磁搅拌子。将烧杯置于电磁搅拌器上,开动搅拌器,把测量电极和参比电极插入溶液中,连接电位计,调整电位计零点,记录起始电位值。用与氯化钾标准溶液浓度相对应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至终点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按式(A.1)计算:
		
	
标定:用移液管移取5.00mL氯化钾标准溶液置于50mL烧杯中,加入一滴溴酚蓝指示剂,用硝酸调节至刚呈黄色。加入30mL乙醇,放入电磁搅拌子。将烧杯置于电磁搅拌器上,开动搅拌器,把测量电极和参比电极插入溶液中,连接电位计,调整电位计零点,记录起始电位值。用与氯化钾标准溶液浓度相对应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至终点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按式(A.1)计算:

		    式中:
	
		    c4——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c3——氯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3——氯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4——滴定氯化钾标准溶液时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f) 溴酚蓝指示剂:1g/L乙醇溶液;
	
		    g)电位计:精度为2mV,量程为-500mV~+500 mV;
	
		    h)参比电极:双液接型饱和甘汞电极,内充饱和氯化钾溶液,滴定时外套管内盛饱和硝酸钾溶液和甘汞电极相连接;
	
		    i)测量电极:银-硫化银电极;
	
		    j)微量滴定管:分度值为0.02mL或0.01mL。
		
			A.2.1.2 试样制备
		
			    同A.1.2。
		
			A.2.1.3 试液制备
		
			    在室温下称取两份10.0g制备的试样,分别置于500mL具塞三角烧瓶中,加入250mL蒸馏水,振荡5min,然后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放入搅拌转子连续搅拌30min,确保试样充分搅拌,沉淀5min后倾倒出液体于干燥的聚乙烯瓶中。
		
			A.2.1.4 分析步骤
		
			    吸取A.2.1.3试液50.00mL,置于50mL烧杯中,加热浓缩至10mL,冷却至室温。加入一滴溴酚蓝指示剂,用硝酸调节至刚呈黄色。加入30mL乙醇,使乙醇与试液的体积之比为3:1,总体积不大于40mL。放入电磁搅拌子。将烧杯置于电磁搅拌器上,开动搅拌器,把测量电极和参比电极插入溶液中,连接电位计,调整电位计零点,记录起始电位值。用与氯化钾标准溶液浓度相对应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至终点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1,单位为毫升(mL)。
	
	    当试液中氯离子浓度过低,滴定所消耗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小于1mL时,可使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在计算结果时应扣除加入的氯化钾标准溶液中的氯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2。同时做空白实验。
	
		A.2.1.5 结果计算
	
		    水溶性氯化物按式(A.2)计算:
		
			
		
	
			    式中:
		
			    ω(NaCl)——水溶性氯化物的质量分数,%;
		
			    V1——滴定试液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加氯标准溶液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空——空白试验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4——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0——试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58.44——氯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
		
			    m——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Vf1——分取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或两位有效数字。
	
		A.2.2 分光光度法
	
		A.2.2.1 试剂与仪器
	
		    除非另有说明,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性氯化物使用的以下试剂均为分析纯。
	
		    a)硝酸:1+1;
	
		    b)硝酸铁:30g硝酸铁溶于40mL水中,加入60mL硝酸(1+1);
	
		    c)硫氰酸汞溶液:0.5g硫氰酸汞溶于100mL乙醇(95%)中,过滤于棕色瓶中备用;
	
		    d)氯标准溶液:称取0.1649g±0.1mg经500℃~6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氯化钠溶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定容,转移至塑料瓶中备用。此溶液每毫升含0.1mg氯;
	
		    e)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A.2.2.2 氯工作曲线的绘制
		
			    于一组100mL的容量瓶中,先加入50mL水,再分别加入0.00 mL、0.50 mL、1.00 mL、2.00mL、3.00mL、4.00mL、5.00mL氯标准溶液,加入3.00mL硝酸、5.00mL硝酸铁溶液和1.00mL硫氰酸汞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放置10min后用30m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波长460nm处测定其吸光度,按测得的吸光度与标准比色溶液浓度的关系绘制工作曲线。
		
			A.2.2.3 分析步骤
		
			    吸取A.2.1.3试液5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3.00mL硝酸,以下按A.2.2.2的规定进行,从工作曲线上查得试料比色溶液中氯的浓度。同时做空白试验。
			
				
		
	
				A.2.2.4 结果计算
			
				    水溶性氯化物按式(A.3)计算:
			
	    式中:
	    ω(NaCl)——水溶性氯化物的质量分数,%;
	    V0——试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1——从工作曲线上查得试料比色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C0——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空白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I.):
	    58.44——氯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
	    m——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Vf2——分取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35.45——氯的原子量。
	    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或两位有效数字。
	
		A.3 水溶性硫酸盐的测定
	
		A.3.1 重量法(仲裁方法)
	
		A.3.1.1 试剂
	
		    在测定水溶性硫酸盐中,配制溶液和稀释用的水为蒸馏水或符合GB/T6682的一级水。重量法测定水溶性硫酸盐使用的以下试剂均为分析纯。
	
		    a)盐酸:1+1;
	
		    b)盐酸:p=1.14kg/L;
	
		    c)氯化钡(BaCl2·2H2O)溶液:100g/L;
	
		    d)硝酸银溶液:5g/L。
	
		A.3.1.2 分析步骤
	
		A.3.1.2.1 吸取A.2.1.3制备的试液100.00mL于200mL烧杯中,加入5mL盐酸[A.3.1.1b)]。先置电炉上加热蒸发至5mL左右,转移到水浴上蒸发至干。加入50mL蒸馏水,2mL盐[A.3.1.1a)],加热煮沸。用加有滤纸纸浆的中速定性滤纸过滤,热水洗涤烧杯及滤纸10次,滤液承接于200mL烧杯中。将滤液加热煮沸,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10mL氯化钡溶液,继续煮沸30min,静置冷却过夜。用加有滤纸纸浆的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热水洗涤烧杯及滤纸8次~10次,至用硝酸银检查无氯离子为止。将滤纸连同沉淀一起移入预先在850℃下灼烧至恒重的瓷坩埚中。干燥、灰化,在马弗炉中于850℃下灼烧30min,取出,置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A.3.1.2.2 再于850℃马弗炉中灼烧20min,取出,置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直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大于0.3mg。同时做空白试验,并从沉淀物中减去空白试验沉淀物的质量。
	
		A.3.1.3 结果计算
	
		    水溶性硫酸盐按式(A.4)计算:
		 

	    式中:
	    ω(Na2SO4)——水溶性硫酸盐的质量分数,%;
	    m1——坩埚和沉淀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坩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
	    m3——空白试验沉淀的质量,单位为克(g);
	    V0——试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42.04——硫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
	    m——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Vf3——分取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233.39——硫酸钡的相对分子质量。
	    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或两位有效数字。
	
		A.3.2 比浊法
	
		A.3.2.1 试剂与仪器
	
		    除非另有说明,比浊法测定水溶性硫酸盐使用的以下试剂均为分析纯。
	
		    a)盐酸:1+1;
	
		    b)盐酸:p=1.14 kg/L;
	
		    c)氯化钡(BaCl2·2H2O)溶液,100g/L;
	
		    d)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0.1000g±0.1mg于105℃~110℃干燥至恒重的优级纯(或优于优级纯)的无水硫酸钠,溶于蒸馏水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此溶液每毫升含0.1mg硫酸钠;
	
		    e)50mL比色管。
		
			A.3.2 比浊法
		
			A.3.2.1 试剂与仪器
		
			    除非另有说明,比浊法测定水溶性硫酸盐使用的以下试剂均为分析纯。
		
			    a)盐酸:1+1;
		
			    b)盐酸:p=1.14 kg/L;
		
			    c)氯化钡(BaCl2·2H2O)溶液,100g/L;
		
			    d)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0.1000g±0.1mg于105℃~110℃干燥至恒重的优级纯(或优于优级纯)的无水硫酸钠,溶于蒸馏水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此溶液每毫升含0.1mg硫酸钠;
		
			    e)50mL比色管。
			
	
				A.3.2.2 分析步骤
			
				    吸取A.2.1.3制备的试液100.00 mL于200mL烧杯中,加5mL盐酸[A.3.2.1b)],先置电炉上加热蒸发至5mL左右,转移到水浴上蒸发至干。加入20mL蒸馏水,1mL盐酸[A.3.2.1a)],加热煮沸。用加有滤纸纸浆的中速定性滤纸过滤沉淀物,热水洗涤烧杯及沉淀5~6次(滤液体积不超过35mL)。用50mL的比色管承接滤液,滤液应澄清透明。
			
				    同时取0.50mL、1.00mL、1.50mL、2.00mL、2.50mL、3.00mL硫酸钠标准溶液,置于一组5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30mL水,1mL盐酸[A.3.2.1b)]。向试液管和标准管中分别加入10mL氯化钡溶液,加水至刻度,摇匀。在50℃水浴中放置20min后,用目视法比较试液管与标准管的浊度。取与试液管的浊度相当的标准管中硫酸钠的量进行计算。当试液管浊度介于两只标准管浊度之间时按平均值计。
				
		
					A.3.2.3 结果计算
				
					    水溶性硫酸盐按式(A.5)计算:
					
						
					
			
						    式中:
					
						    ω(Na2SO4)——水溶性硫酸盐的质量分数,%;
					
						    V0——试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4——与试料管相当的标准管中硫酸钠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m——试料质量,单位为克(g);
						
							    Vf4——分取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或两位有效数字。
							
					
								A.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A.3.3.1 试剂与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水溶性硫酸盐的试剂与仪器如下:
							
								    a)盐酸(GR):1+1;
							
								    b)硫酸钠标准溶液:同A.3.2.1d);
							
								    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A.3.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于一组100mL的容量瓶中,先加入50mL水,再分别加入0.00mL、0.50mL、1.00 mL、2.00 mL、3.00mL、4.00mL、5.00mL硫酸钠标准溶液,加入2.00mL盐酸,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A.3.3.3 分析步骤
							
								    取2.00mL盐酸至50mL干燥容量瓶中,用样品定容。将仪器预热,同时用高纯氩气或高纯氮气吹扫光路和检测器系统至稳定状态,于波长182.254nm(推荐)处,先测定混合工作曲线系列溶液的光强度,绘制工作曲线,再测定空白和试液的光强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空白和试液中硫酸钠的浓度。
							
								A.3.3.4 结果计算
							
								    水溶性硫酸盐按式(A.6)计算:
								
									
								
						
									    式中:
								
									    ω(Na2SO4)——水溶性硫酸盐的质量分数,%;
								
									    C5——减去空白试验后的试液中硫酸钠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V0——试液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或两位有效数字。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9 包装、运输及贮存
 - 下一节:没有了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