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3.4 精处理
3.4.1 最终纯水水质要求较高时,精处理系统应与车间供水管道构成循环供水系统。
3.4.2 系统设备的设计流量应按产水量与循环附加流量之和计算。
3.4.3 精处理混合床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采用非再生式离子交换树脂。
2 离子交换树脂应根据水质要求选择。
3 离子交换器滤速宜为40m/h~60m/h。
3.4.4 最终用水有不同水温要求时,应在精混床后分别换热供水,热纯水回水应进行降温处理。
3.4.5 精处理系统的最终出水管上应根据水质要求设置相应的在线水质监测仪表。未配置在线水质监测仪表时,应备有采样口。
3.4.3 抛光混床处于精处理阶段最后部位(后面只有微滤或超滤),是达到纯水电阻率和微量电解质指标要求的最后一道关口,要求抛光混床既最终去除微量电解质又不能产生新的微污染物,它又是与循环纯水供水管路保证使用点水质要求的关键一环,因此作了几款规定。
精处理系统普遍称为“抛光”,是电子工业纯水的特色之一,它依据“流水不腐”的理念把精处理(抛光)和纯水供水管网组成不可分割的一体,最终保证工艺使用点的纯水要求。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3.3 脱盐及深度处理
 - 下一节:3.5 特殊水质指标的技术措施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纯水制备工艺
 - 3.1 一般规定
 - 3.2 预处理
 - 3.3 脱盐及深度处理
 - 3.4 精处理
 - 3.5 特殊水质指标的技术措施
 - 3.6 水箱、水泵
 - 4 纯水输送和分配
 - 4.1 一般规定
 - 4.2 管道设计
 - 5 纯水回收和节水
 - 5.1 一般规定
 - 5.2 纯水回收
 - 5.3 节水措施
 - 6 纯水站房
 - 6.1 一般规定
 - 6.2 设备布置
 - 6.3 管道布置
 - 6.4 土建
 - 6.5 电气
 - 6.6 采暖通风
 - 6.7 给水排水和消防
 - 7 药品贮存、计量和输送
 - 7.1 一般规定
 - 7.2 酸、碱及盐
 - 8 控制及仪表
 - 8.1一般规定
 - 8.2 纯水系统监控系统设计选型
 - 8.3 现场控制系统及集中监控系统设计
 - 8.4 仪表设置
 - 附录A 水质全分析报告
 - 附录B 离子交换器设计参数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