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7 建筑智能化系统
8.7.1 交通建筑内,应设置建筑智能化系统BAS。
8.7.2 建筑智能化的信息网络、综合布线、时钟系统和电话、公共广播、有线电视、设备管理等子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的相关规定。
8.7.3 枢纽应设置能耗监控管理系统,对耗电量、耗水量、耗气量等指标进行监测。
8.7.4 枢纽建筑智能化系统应建立与其他系统信息互联互通的机制。
    
      
8.7.2 建筑智能化的信息网络、综合布线、时钟系统和电话、公共广播、有线电视、设备管理等子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的相关规定。
8.7.3 枢纽应设置能耗监控管理系统,对耗电量、耗水量、耗气量等指标进行监测。
8.7.4 枢纽建筑智能化系统应建立与其他系统信息互联互通的机制。
条文说明
    8.7.3 能耗监控管理系统要求如下:
1 在特级、一级交通枢纽范围内应建设集中供冷、热的能源中心,应设置枢纽综合能耗监控系统。
2 一般交通建筑内宜设置能耗监控系统,对建筑内的耗能设备实施能耗监控,并提出节能措施。
3 能耗监控系统的信息源取自供配电设备的电流、电压、功率信号和供水/排水、供暖/冷、通风等耗能设备的运行信号。
4 能耗监控系统应建立能耗信息库和针对枢纽实际运行状况的节能模型。
1 在特级、一级交通枢纽范围内应建设集中供冷、热的能源中心,应设置枢纽综合能耗监控系统。
2 一般交通建筑内宜设置能耗监控系统,对建筑内的耗能设备实施能耗监控,并提出节能措施。
3 能耗监控系统的信息源取自供配电设备的电流、电压、功率信号和供水/排水、供暖/冷、通风等耗能设备的运行信号。
4 能耗监控系统应建立能耗信息库和针对枢纽实际运行状况的节能模型。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8.6 安全防范系统
 - 下一节:附录A 不同类型枢纽交通设施基本配置要求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枢纽分类分级与客流预测
 - 3.1 分类分级
 - 3.2 客流预测与分析
 - 4 总体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2 总平面布置
 - 5 枢纽内部道路及交通设施
 - 5.1 一般规定
 - 5.2 内部道路
 - 5.3 基地出入口
 - 5.4 停车区及停靠站
 - 6 建筑与环境
 - 6.1 一般规定
 - 6.2 换乘空间
 - 6.3 水平及垂直交通设施
 - 6.4 防灾设计
 - 6.5 建筑环境
 - 7 建筑设备
 - 7.1 给水排水
 - 7.2 暖通空调
 - 7.3 电气
 - 8 枢纽信息化系统
 - 8.1 一般规定
 - 8.2 应急管理系统
 - 8.3 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
 - 8.4 交通管理系统
 - 8.5 客流信息系统
 - 8.6 安全防范系统
 - 8.7 建筑智能化系统
 - 附录A 不同类型枢纽交通设施基本配置要求
 - 附录B 不同类型枢纽信息化系统配置要求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