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B (规范性附录)热稳定性能试验
B.1 原理
织物在高温环境下保持一段时间以后,通过测量其尺寸变化率评价织物的热稳定性。
B.2 装置
B.2.1 干燥箱的参数如下:
——温度范围:20 °C~300°C;
——温度波动度:±2.0 °C ;
——有足够的容积使试验样品单独放置。
B.2.2 测量直尺应采用1 m长的毫米刻度尺。
B.3 样品
尺寸10 cmX10 cm,沿经、纬向各取3块样品。
B.4 试验准备
在(20±2)°C的温度和(65±5)%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将样品保持24 h。
B.5 试验步骤
将干燥箱加热至所需温度,迅速将样品放入干燥箱内,样品不应与干燥箱壁接触,自关上干燥箱门 起记录时间,5 min后打开干燥箱门,取出样品。
B.6 试验结论
应在2 min以内,测量样品的长、宽尺寸,按式(B.1)计算最大尺寸变化率,以3块试样的平均值为 检验结果。
	
	
	 
      
织物在高温环境下保持一段时间以后,通过测量其尺寸变化率评价织物的热稳定性。
B.2 装置
B.2.1 干燥箱的参数如下:
——温度范围:20 °C~300°C;
——温度波动度:±2.0 °C ;
——有足够的容积使试验样品单独放置。
B.2.2 测量直尺应采用1 m长的毫米刻度尺。
B.3 样品
尺寸10 cmX10 cm,沿经、纬向各取3块样品。
B.4 试验准备
在(20±2)°C的温度和(65±5)%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将样品保持24 h。
B.5 试验步骤
将干燥箱加热至所需温度,迅速将样品放入干燥箱内,样品不应与干燥箱壁接触,自关上干燥箱门 起记录时间,5 min后打开干燥箱门,取出样品。
B.6 试验结论
应在2 min以内,测量样品的长、宽尺寸,按式(B.1)计算最大尺寸变化率,以3块试样的平均值为 检验结果。

	    式中:
P——尺寸变化率,%;
D1——加热前尺寸,单位为毫米(mm);
D2——加热后尺寸,单位为毫米(mm)。
	 
P——尺寸变化率,%;
D1——加热前尺寸,单位为毫米(mm);
D2——加热后尺寸,单位为毫米(mm)。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型号、款式、号型、规格
 - 5 设计要求
 - 6 性能要求
 - 6.1 整体热防护性能
 - 6.2 阻燃要求
 - 6.3 热稳定性能
 - 6.4 缩水率
 - 6.5 表面抗湿性能
 - 6.6 断裂强力
 - 6.7 撕破强力
 - 6.8 单位面积质量
 - 6.9 色牢度
 - 6.10 耐静水压性能
 - 6.11 透湿率性能
 - 6.12 拒油性能
 - 6.13 针距密度
 - 6.14 色差
 - 6.15 接缝断裂强力
 - 6.16 反光标志带
 - 6.17 质量
 - 6.18 外观
 - 6.19 救生拖拉带的功能性能
 - 7 实验方法
 - 8 检验规则
 - 8.1 检验分类
 - 8.2 材料检验
 - 8.3 出厂检验
 - 8.4 型式检验
 -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附录A (规范性附录)整体热防护性能试验
 - 附录B (规范性附录)热稳定性能试验
 - 附录C (规范性附录)救生拖拉带功能性试验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