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20 盐雾腐蚀试验
    试验在盐雾试验箱中进行。使质量比为20%的氯化钠盐溶液雾化形成盐雾,盐溶液的密度为1.126g/mL~1.157g/mL,pH值为6.5~7.2。
将10只喷头试样从入口充入蒸馏水,在螺纹处用与盐雾不反应的材料(如塑料)制成的盖密封,按正常的安装位置支撑或悬挂在盐雾试验箱的试验区,试验区的温度应保持在(35±2)℃,喷雾压力在0.07MPa~0.17MPa之间。使用过的盐溶液应收集起来,不得循环使用。应将试样蔽护以防凝滴落在其上面。
在试验区内,应至少从两点收集盐雾以确定雾化速率和盐浓度。在连续16h中,收集区内每80cm²面积每小时应能收集到1mL~2mL盐溶液,盐溶液的质量浓度应为(20±1)%。
经过10d的试验后将喷头从盐雾试验箱中取出,在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不超过70%的条件下干燥4d~7d。干燥后,所有试样进行密封试验。然后,5只喷头在0.035MPa压力下进行功能试验。另5只喷头按7.17.1进行动态热试验,或对齐平、嵌入和隐蔽式家用喷头按7.28进行热响应试验,结果应符合6.20的规定。
      
将10只喷头试样从入口充入蒸馏水,在螺纹处用与盐雾不反应的材料(如塑料)制成的盖密封,按正常的安装位置支撑或悬挂在盐雾试验箱的试验区,试验区的温度应保持在(35±2)℃,喷雾压力在0.07MPa~0.17MPa之间。使用过的盐溶液应收集起来,不得循环使用。应将试样蔽护以防凝滴落在其上面。
在试验区内,应至少从两点收集盐雾以确定雾化速率和盐浓度。在连续16h中,收集区内每80cm²面积每小时应能收集到1mL~2mL盐溶液,盐溶液的质量浓度应为(20±1)%。
经过10d的试验后将喷头从盐雾试验箱中取出,在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不超过70%的条件下干燥4d~7d。干燥后,所有试样进行密封试验。然后,5只喷头在0.035MPa压力下进行功能试验。另5只喷头按7.17.1进行动态热试验,或对齐平、嵌入和隐蔽式家用喷头按7.28进行热响应试验,结果应符合6.20的规定。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7.19 二氧化硫腐蚀试验
 - 下一节:7.21 潮湿空气试验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分类
 - 5 公称口径、接口螺纹、颜色标志和型号编制
 - 6 要求
 - 6.1 整体要求
 - 6.2 外观
 - 6.3 水压密封和耐水压强度性能
 - 6.4 流量系数
 - 6.5 布水性能
 - 6.6 静态动作温度
 - 6.7 功能
 - 6.8 抗水冲击性能
 - 6.9 工作载荷和框架强度
 - 6.10 热敏元件强度
 - 6.11 疲劳强度
 - 6.12 溅水盘强度
 - 6.13 热稳定性
 - 6.14 抗振动性能
 - 6.15 耐低温性能
 - 6.16 耐高温性能
 - 6.17 动态热性能
 - 6.18 耐氨应力腐蚀性能
 - 6.19 耐二氧化硫腐蚀性能
 - 6.20 耐盐雾腐蚀性能
 - 6.21 耐潮湿气体腐蚀性能
 - 6.22 抗碰撞性能
 - 6.23 抗翻滚性能
 - 6.24 侧向喷洒
 - 6.25 抗真空性能
 - 6.26 30天密封性能
 - 6.27 齐平、嵌入、隐蔽式家用喷头的热响应性能
 - 6.28 灭火性能
 - 7 试验方法
 - 7.1 初步检查
 - 7.2 外观检验
 - 7.3 密封和水压强度试验
 - 7.4 流量试验
 - 7.5 布水试验
 - 7.6 静态动作温度试验
 - 7.7 功能试验
 - 7.8 水冲击试验
 - 7.9 工作载荷的确定和框架强度试验
 - 7.10 热敏感元件的强度试验
 - 7.11 疲劳试验
 - 7.12 溅水盘强度试验
 - 7.13 热稳定性试验
 - 7.14 振动试验
 - 7.15 低温试验
 - 7.16 耐高温试验
 - 7.17 动态热试验
 - 7.18 氨应力腐蚀试验
 - 7.19 二氧化硫腐蚀试验
 - 7.20 盐雾腐蚀试验
 - 7.21 潮湿空气试验
 - 7.22 碰撞试验
 - 7.23 翻滚试验
 - 7.24 侧向喷洒试验
 - 7.25 真空试验
 - 7.26 30天密封试验
 - 7.27 齐平、嵌入、隐蔽式家用喷头热响应试验
 - 7.28 火灾试验
 - 8 检验规则
 - 9 标志、使用说明
 - 10 包装、运输、贮存
 -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章条编号与ISO6182-10:2006章条编号对...
 -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SO6182-10:2006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 附录C(规范性附录)公差
 - 附录D(资料性附录)误差限的计算方法
 - 附录E(资料性附录)易熔元件强度试验的分析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