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适用于简单截面和复合断面型钢混凝土柱的施工。
6.1.2 柱内型钢的混凝土距离混凝土表面厚度不宜小于150mm。
6.1.3 柱内竖向钢筋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且不宜大于200mm;竖向钢筋与型钢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30mm。
6.1.4 普通截面型钢混凝土柱工艺流程宜为:钢柱加工制作→钢柱安装→柱钢筋绑扎→柱模板支设→柱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6.1.5 箱形或圆形截面型钢混凝土柱工艺流程宜为:钢柱加工制作→钢柱安装→内灌混凝土浇筑→柱外侧钢筋绑扎→柱模板支设→柱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6.1.2 柱内型钢的混凝土距离混凝土表面厚度不宜小于150mm。
6.1.3 柱内竖向钢筋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且不宜大于200mm;竖向钢筋与型钢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30mm。
6.1.4 普通截面型钢混凝土柱工艺流程宜为:钢柱加工制作→钢柱安装→柱钢筋绑扎→柱模板支设→柱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6.1.5 箱形或圆形截面型钢混凝土柱工艺流程宜为:钢柱加工制作→钢柱安装→内灌混凝土浇筑→柱外侧钢筋绑扎→柱模板支设→柱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条文说明
    6.1.2 为保证混凝土对型钢的约束作用,需保证一定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6.1.3 适当加大钢筋与钢筋、钢筋与型钢的净间距不但可以方便钢筋绑扎操作,而且有利于混凝土浇筑密实,尤其利于保证节点密集区的混凝土浇筑质量。
6.1.5 普通截面型钢混凝土柱的施工流程为常规组合结构的施工流程,对于内部设置箱形或圆形钢柱的型钢混凝土柱,在外侧钢筋绑扎前应完成内灌混凝土施工。
 
6.1.3 适当加大钢筋与钢筋、钢筋与型钢的净间距不但可以方便钢筋绑扎操作,而且有利于混凝土浇筑密实,尤其利于保证节点密集区的混凝土浇筑质量。
6.1.5 普通截面型钢混凝土柱的施工流程为常规组合结构的施工流程,对于内部设置箱形或圆形钢柱的型钢混凝土柱,在外侧钢筋绑扎前应完成内灌混凝土施工。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施工组织
 - 3.3 节点施工
 - 3.4 施工深化设计
 - 4 材料与构件
 - 4.1 一般规定
 - 4.2 钢材
 - 4.3 连接材料
 - 4.4 混凝土
 - 4.5 钢构件
 - 5 钢管混凝土柱
 - 5.1 一般规定
 - 5.2 施工要点
 - 6 型钢混凝土柱
 - 6.1 一般规定
 - 6.2 施工要点
 - 7 型钢混凝土梁
 - 7.1 一般规定
 - 7.2 施工要点
 - 8 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 8.1 一般规定
 - 8.2 施工要点
 - 9 钢-混凝土组合板
 - 9.1 一般规定
 - 9.2 施工要点
 - 10 质量验收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型钢与钢筋连接分项工程检验评定
 - 附录A 型钢(钢管)与钢筋连接分项工程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附录B 钢筋套筒连接抗拉强度检验试验方法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