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厂址选择
 - 4 总平面布置
 - 4.1 一般规定
 - 4.2 建(构)筑物布置
 - 5 工艺
 - 5.1 一般规定
 - 5.2 燃料乙醇工艺
 - 5.3 生物柴油工艺
 - 5.4 专业设备
 - 5.5 设备布置
 - 6 车间管道
 - 6.1 一般规定
 - 6.2 管道材料
 - 6.3 管道布置
 - 6.4 管道的防腐与保温
 - 6.5 管道补偿
 - 6.6 管道支吊架
 - 7 建筑与结构
 - 7.1 一般规定
 - 7.2 防火与安全疏散及其他
 - 7.3 罐区
 - 7.4 结构
 - 7.5 防爆
 - 8 热能与动力
 - 8.1 一般规定
 - 8.2 热负荷
 - 8.3 燃料供应
 - 8.4 热力系统及主要设备选择
 - 8.5 化学水处理
 - 8.6 烟气净化处理
 - 8.7 其他配套设施
 - 8.8 空压站
 - 9 供电
 - 9.1 自备热电站
 - 9.2 电源及变电所
 - 9.3 车间配电
 - 9.4 照明设计
 - 9.5 防雷及接地
 - 9.6 计量与厂区外线
 - 10 过程检测与控制仪表
 - 10.1 自动化水平及控制系统
 - 10.2 控制室
 - 10.3 测量与仪表
 - 10.4 仪表电源
 - 10.5 仪表气源
 - 10.6 管线及其布置
 - 10.7 接地
 - 11 给水排水
 - 11.1 给水系统
 - 11.2 排水
 - 11.3 循环冷却水
 - 12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2.1 供暖
 - 12.2 通风除尘
 - 12.3 空气调节、防排烟
 - 12.4 制冷
 - 13 消防
 - 13.1 消防给水
 - 13.2 火灾报警系统
 - 14 质量检测与控制
 - 14.1 一般规定
 - 14.2 化验室的布置
 - 14.3 设计要求
 - 15 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
 - 15.1 污染防治
 - 15.2 综合利用
 - 15.3 环境监测
 - 附录A 建筑系数、厂区利用系数和工厂容积率的计算
 - A.1 建筑系数
 - A.2 厂区利用系数
 - A.3 工厂容积率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